| 无障碍访问 | English

新闻中心

您所在的位置: 首页 >>新闻中心 >>新闻动态 >> 正文

新闻动态

“相约守护”,《北京晚报》记者体验导医员的“沙哑人

浏览次数: 发布时间:2013-08-13
字号:
+-14

编者按:在北京市医管局开展的“相约守护”医院双体验活动中,《北京晚报》记者牛伟坤走入同仁医院西区一楼导诊台,体验了一把导医员的“沙哑人生”。以下全文转载于《北京晚报》8月10日7版。

三尺导诊台既是医院的“门面” 又是患者就诊的“帮手”

医院导医员的“沙哑人生”

“厕所怎么走?”“哪里有热水?”“去哪里可以复印?”这些琐碎的问答可不是发生在普通的社区服务中心,而是在同仁医院的导诊问询处。昨天,记者穿上白大褂,在经过简短培训后,走入同仁医院西区一楼导诊台,体验了一把导医员的“沙哑人生”。

早上不到8点,位于一楼大厅入口附近的咨询台前,已经是熙熙攘攘,围满了前来问询的患者。 同仁医院客服部导诊组组长张占雪告诉记者,暑期以来,同仁医院西区每天的门诊量在6000到7000人次之间。“咱们一楼的这个台子地理位置好,从外面进来、从里面出去的病人,有事儿没事儿都要过来问一句,人均一句,这就得六七千个问题,如果算上病人家属,你就想象得到我们一天要说多少话了。”

导医员换班时才敢喝口水

“耳鼻喉科赵大夫的专家门诊是什么时候出?”早上8点半,一位70多岁的老大爷一边问,一边把耳朵凑近了导诊台的记者。记者由于刚上岗,业务不熟练,刚能勉强给病人指指路,回答一些简单的挂号问题,只好把求助的目光投向了站在记者身边的护士小韩。

护士小韩在听完记者重复的问题之后,调大麦克风的音量,身体前倾,在增大自己嗓门的同时,伸出手跟老人家比划着:“您可以去4楼分诊台问一下具体的专家出诊表。”老大爷又往前凑了凑身子,“啊,是礼拜四?”“不是礼拜四,是去四楼问一下。”一往一来,只有两句台词的对话在重复了五遍之后,老大爷才满意地蹒跚着走向了电梯。

小韩调低麦克风音量,转头告诉记者,“老人家岁数大了,多问几遍我们都还理解。有的时候,碰见那种年纪轻轻的大姑娘、小伙子,给他们回答半天,他们还是眨巴着天真的眼睛,一副懵懂的样子。有的人还会露出那种特别不信任的表情,让人觉得挺受伤。”

不多会儿,记者就体验到了这种不信任感。一位二十出头的小伙子,头上挂着墨镜,气喘吁吁地来到导诊台询问:“验光配镜中心怎么走?”“直走,右转,下楼就可以看到。”记者回答完之后,小伙子也许是看记者年纪较轻,又疑惑地补了一句:“你确定吗?”还没等记者回答,小伙子已经转身凑到小韩面前,又问了一遍同样的问题。在从小韩和另外一位当班护士小檀那边得到同样的答案之后,这才放心离开。

张占雪告诉记者,这种事情她们早就见怪不怪了。“有的时候病人加上自己的家属,从咱们导诊台的这头问到那头,每个人都问一遍才放心。”

同仁医院共有三个导诊台,分别在一楼大厅、三楼眼科以及南区。其中一楼大厅的导诊台因为位于人流往来的通道口,工作压力最大。通常来说,暑期人流大,一楼导诊台会在两名常备护士的基础上,另外配备两名医学院的学生志愿者。张占雪作为组长,也会时常过来支援。

“我们一楼和三楼的护士,通常是每隔一个小时就换个班,我们到三楼当班的时候就算是休息了。”9点左右,三楼的另外一位护士下楼来换班,小韩摘下麦克风,喝下自己早上上班以来的第一口水。记者这时已经喝完了整整一瓶瓶装水,但喉咙还是有些热辣辣的。

“这几天有点感冒了,所以得多喝几口水。一般来说,我们上午都不怎么喝水,一是没时间上厕所,另外我们也不好意思让病人和家属在旁边等着,只好等到中午吃饭的时候一起解决。”小韩一边摘着口罩,一边对记者说:“你这是刚来,还不适应,我们现在一上午不喝水也没多大问题。”

另外一旁的张占雪插了句,“有一次,我实在太渴了,刚举起杯子要喝口水,旁边的一个老大爷特生气地说,‘咦,你怎么回事儿啊?喝水怎么喝这么慢,没看我在旁边等着吗?’”

“这种时候真是挺委屈的。”张占雪撇了撇嘴继续说道,“不过,碰上那种问了你半天,走的时候自己都觉得不好意思、一个劲地跟你表示感谢的,我们也能感动半天。”

患者不看短信提醒只顾提问

在导诊台两边,竖立着两个醒目的指示牌:“医保政策咨询请到门诊服务中心”、“散瞳验光请往前走右转去往门外验光配镜中心”,但是在不到10分钟的时间里,记者已经回答了不下十几遍:“直走,右拐,下楼到验光配镜中心”。

另外,也有很多患者及家属,拿着手机过来询问“预约挂号到哪里取号”。在一位带着孩子过来看眼睛的女士手机上,记者看到预约平台共发送了三条短信:一条是预约成功的提醒,另外一条是关于取号时间、地点的详细提醒,还有一条是如果不能按期取号的提醒。

“大家都只相信耳朵,不相信眼睛。”张占雪给一个预约了耳鼻喉科的患者指完路之后,叹了口气。

同仁医院新闻宣传中心的李茜告诉记者,来同仁医院看病的病人中,外地病人所占比例达到60%至70%,很多病人来自农村,知识水平相对较低,对于短信的信任度远远低于对“穿白大褂”的信任度。

整整一上午,记者见识到各种五花八门的问题,过来打听厕所的,要曲别针的,还有索要塑料袋和创可贴的。“我们位于‘交通要道’上,经过的时候不问点什么,大家好像就有种不问白不问的感觉。”张占雪说道。

换班至一楼的孙护士也打趣道:“我们不仅要对医院的情况了如指掌,对全北京的情况也得有问必答。有一次,一个外地人领着小孩过来问我儿童乐园怎么走,我说这我还真不知道。那人当场就不乐意了,‘你不是北京人嘛,怎么会不知道儿童乐园呢?’哎哟,当时我那个无奈啊。”

正说着,一位家长领着孩子凑过来:“大夫,从这边去儿童医院怎么走?”孙护士为这个巧合扑哧一笑,然后说道,“您去外面看一下公交站牌或是问一下交警好不好?北京的交通路线我还真不熟。”

医院润喉剂被自己人“包圆”了

上午10点,记者来到位于三楼的眼科导诊台。三楼的辅医员陈天燕来同仁医院工作已经有三个月了,现在的她可以不用麦克风,完全凭借自己的大嗓门来回答患者的各种提问。

“第一天刚上岗的时候,因为喝水喝得少,中午就说不出话来了。现在好多了,都习惯了,不喝水也能适应。”陈天燕沙哑着嗓子告诉记者。

在三楼体验的将近两个小时里,记者明显感到,这里的人流量要远远少于一楼,问的问题也相对集中单一,没有一楼那么包罗万象。站了一上午之后,记者的小腿已经明显感到有些酸痛,得时不时地靠在台子上打个弯舒缓一下。而小陈自始至终站得挺直,没有什么异样。

“你别看我现在跟没事儿人似的,下班之后,就原形毕露了。脑袋一片空白,都是木的。腿也都是肿的,一句话都不想说,连眼都不想睁。”

张占雪说,现在一楼的导诊台,加上志愿者会有四五个人手,但是只有两个人使用麦克风,其余的人就得完全靠自己的嗓门张罗。“每个人都用麦克风的话,就会特别吵,病人和家属听不清楚,心情也容易受影响。”

小陈也告诉记者,上班的时候没有办法多喝水,在下班之后会拼命地补水润喉。“你看,这是我们医院原来的一种消炎润喉的泡剂,又便宜又管用,现在没有了,估计是被我们这几个人买光了,大家现在都不舍得用自己的库存。”张占雪晃着自己的水杯打趣道。

【记者手记】

医院的“门面”不好当

记者从上午8点在西区一楼导诊台上岗,待到上午11点半多。与当班护士相比,由于记者业务不熟练,在岗期间,很多问题难以回答,所以三个多小时的说话量要远远小于护士的正常工作量。虽然上午一个劲地在喝水,但是到中午吃饭时,记者的喉咙明显觉得火辣辣,戴着的口罩已经基本被汗水浸透,两腿僵硬,上下楼梯时,觉得打弯都有困难。由此,记者感受到,导医员作为病人进入医院后接触到的第一层“门面”,作为呈现给患者的第一印象,其工作不是“辛苦”两个字可以简单概括的。

记者也发现,有的时候为了让患者获取更为完整的信息,在回答问题的时候,导诊员会对患者针对几种假设情况分别作解释,而由于语速快信息量大,在听完几种情况的假设之后,患者通常茫然无措,不知道自己属于哪种情况,该怎么对号入座。

实习记者 牛伟坤/阎彤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