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agazines
守护生命——记北京市先进工作者 我院麻醉科主任张炳
对于很多人来说,手术室里的一切充满了未知与神秘。
当厚重的自动门缓缓地将患者与他的亲属隔开,多少双期盼的眼神便透过那道闭合开启的门缝,想要探询里边发生的事情。
人们也许不知,在手术室里,除了有被寄予厚望的技术精湛的主刀医生外,还有一群时刻守护着患者生命安危的麻醉师们。
“每一个病人都是一个特殊的麻醉”,“要让病人在手术中感到舒适,在手术后安稳地醒来”……这是我院麻醉科主任张炳熙始终倡导的工作原则。
●“病人把自己的生命完全托付给我们,这是多么大的信任,而且这个责任是重大的,来不得一点疏忽。” ●
七十年代末,当张炳熙还是一名主治医师的时候,就在上级医师的带领下,配合吴阶平院士亲自主刀的一台手术为患者实施麻醉。这名患者名叫常卫,罹患多发性恶性嗜铬细胞瘤,这种病非常罕见,而且凶险程度很高。瘤体一旦被触碰便会分泌大量的肾上腺素和去甲肾上腺素,强烈地刺激心血管,引起恶性高血压和急性肺水肿。即使是在平时患者体位变化压迫瘤体,也会引起血压和心率的急剧变化,更别提手术剥离和切除了。为此,医院特别邀请吴阶平院士来院为患者实施手术,张炳熙在上级医师的指导下担纲麻醉。在手术剥离过程中,患者血压急剧升高,而在瘤体结扎和切除后,血压又瞬间下降,张炳熙冷静、果断地调整用药,在最恰当的时刻给予升压或降压处理,终于保证了患者的术中安全。
一位股骨干骨折的病人来院后伴有呼吸衰竭,当时医院里还没有ICU,张炳熙连续10多天没有回家,时刻守护在病人床旁,监测生命体征,调整呼吸机参数,及时调整用药……终于从死亡线上拯救了病人的生命。
从医35年来,究竟为多少患者实施了高难度的手术麻醉,究竟使多少患者转危为安,张炳熙已经记不清了。手术室里那条长长的、串联着各个手术间的甬道,真实地镌刻着曾经发生在这里的一次次惊心动魄、险象丛生的经历。
●做一名麻醉师并不是张炳熙最初的选择,他却为此付出了整整35年的心血。●
张炳熙1970年毕业于首都医科大学医疗系,被如愿分配到同仁医院外科,他梦想着成为一名优秀的外科医生。可当他轮转到麻醉科的时候,被当时的赵碧莲主任极力挽留,党组织也出面做他的工作,经过一番激烈的思想斗争,他选择了服从。
随后,他被送到北京市第二期战伤外科学习班学习,学习班云集了很多医学界知名专家为他们授课、带他们做手术、进行动物实验、模拟休克抢救……在临床医学技能上为他从事麻醉专业奠定了很好的基 础。
也就是从那时起,他渐渐地认识到麻醉学科的重要性并开始渐渐地喜欢上了这门学科。
七十年代末八十年代初,受文革影响,麻醉科正处于专业技术人才青黄不接的特殊时期。张炳熙作为科里为数不多的正规大学毕业的本科生,成为科室的中坚力量。 在我院司机班师傅们的印象中,去张炳熙家的路是他们最熟悉的,因为他是下班后被接到医院参与抢救次数最多的人。有时,抢救完一个病人刚把他送到家,第二个抢救又来了,一晚上接他两次的情况很多师傅都赶上过。
1988年,张炳熙担任麻醉科主任。当时的麻醉学在我国正处于快速发展的前夜。不论是麻醉手段,还是监护设备、业务范围等等都处于比较低的水平。他带领大家制定并一步一个脚印地实施着麻醉科五年发展规划,科室的发展有了新的起色。
90年代初,张炳熙获得了一次赴荷兰阿姆斯特丹医学中心研修的机会。当时的出国手续需要办两次出境卡,张炳熙一心只想着科室的规划,而且夜以继日地想在出国前多做一些工作,竟然把第二次办出境卡的事忘得干干净净。直到在机场通过安检的时候被拦住,可行李已经托运了。万般无奈,只得改签机票,补办手续,当他8天后到达荷兰的时候,行李也丢了。多亏当地有亲属帮忙,才使他未陷于尴尬的境地。 在荷兰的两年时间里,他无暇游览异国的风光秀色,夜以继日地研读文献资料,掌握了喉罩通气、腰麻硬膜外-体针联合阻滞、呼吸治疗等大量先进的麻醉技术;还翻译了英文版的阿姆斯特丹大学医学院教学大纲。
1993年,张炳熙学成归国。结合同仁医院眼科、耳鼻咽喉科专业特色,他带领麻醉科在国内率先开展了日间非住院手术麻醉;较早地将清醒镇静术用于眼底手术麻醉;开展了难度较大的鼾症手术麻醉;将喉罩技术引进国内,并率先应用到婴幼儿眼科手术麻醉中;最早常规开展了无痛人流和无痛拔牙术;他研究的听觉诱发电位对麻醉深度的监测受到了国内外的广泛关注。
2003年,他和爱人一起去德国参加女儿的毕业典礼,他通过女儿的各种关系参观了当地医院的麻醉科,并与国外同道一起探讨麻醉学科的进展,一次短暂的家庭团聚变成了一次同行间的学术交流。
●“麻醉学科的发展意识必须超前,只有在知识、技术、人才等多方面有充分的贮备,才能适应新时期高新技术的迅猛发展”。●
张炳熙始终把人才培养作为科室发展的关键,只要是对青年人的成长有利的,他都要想方设法去创造条件。
李天佐是张炳熙的博士研究生,记得当年送他出去学习的时候,他正担任着科室的副主任,分管了一部分行政工作。他深知自己这一走,张主任的担子更重了,于是有点犹豫。张主任诚恳地说:“学习的机会很难得,你安心去吧,以后还有更重要的工作等着你做呢。”如今,李天佐作为院长助理已经在我院南区挑起了大梁。
在麻醉科,对第一年参加工作的医生实行24小时住院医制度已经坚持了20多年。张炳熙认为从一开始就培养年轻人高效、连续作战的能力是非常重要的。他给年轻医生列出了如《现代麻醉学》、英文原版书等必读书目并定期对阅读情况进行抽查;与此同时,他还要求第一年住院医师的临床麻醉数量不得少于350例。这一系列举措的实施,使麻醉科医师们的综合能力明显提高,大家一致认为这对他们今后的临床与基础研究工作打下了很好的基础。
桃李不言,下自成蹊。目前,他麾下已毕业及在读的硕士生29名,博士生6名,有的学生已经成为麻醉学科的骨干力量。
作为一名颇具成就的麻醉学专家,张炳熙曾历任中华麻醉学会第六届、第七届常务委员,正当大家一并推举他继续连任的时候,他却提出了辞呈。他说:“麻醉学科领域有很多年轻同志做得很好,我要用实际行动为他们的成长创造条件。”
●“有条件上,没有条件创造条件也要上,只要是为了病人,一切困难都要想办法克服”。●
近年来,面对全院亚科越分越细,专业越来越齐全的手术科室,麻醉科的工作量以年均30%的速度逐年增长。与此同时,大量的创新手术给麻醉科提出了很多新的要求。
眼科的嗜铬细胞瘤手术传统的方法是摘除眼球,近年来,为了保留患者的眼球,眼科开展了激光治疗。激光治疗要求患者坐位全麻下实施,这对麻醉科医师来说简直是不可能的,因为患者一经全麻,肌肉瘫软,麻醉科医师必须双手拖起患者下颌才能保持呼吸道通畅。大家谁也不愿承担这巨大的风险。张炳熙经过一番深思熟虑,带领大家从手术的需要出发,安装设计了一台急救车,随时备用,以防不测。
1993年,医院开展心脏外科手术,张炳熙率领麻醉科在很短的时间里组建了手术麻醉和体外循环配套班子,并应用一台“二手”的体外循环机顺利地配合了手术。如今,心血管病学科已经成为我院“三足鼎立”的重点学科之一,其心外科手术量及手术成功率跻身于市属综合医院前列。 与此同时,张炳熙积极倡导 “严把术前关”,提出将心理干预手段应用到麻醉与镇静领域,对每一位病人进行术前术后访视。
在对一位即将接受手术的患者进行访视时,张炳熙凭着丰富的经验,判断患者有儿茶酚胺心肌病,果断提出需转入ICU进行正规的术前治疗,并连续几天亲自在床前观察病情变化,成功地化解了险情。
●“即使把我的两个肾都切了也没什么,现在医学技术发展那么快,我还可以做透析,照样可以工作”。●
孜孜不倦的追求成就了学科的发展,我院麻醉科现已发展成拥有近50名医生的综合科室,是北京卫生局重点扶植学科、医院亚重点科室。而张炳熙却付出了健康的代价。多年前他的一侧肾发现了囊肿,由于工作忙未能顾及;2002年春节前,另一侧肾又被发现肿瘤,经检查为恶性。怕同志们担心,他没有声张,对节日期间的医疗工作进行了细致的部署,还主持召开了科室的春节团拜会。直到手术的前一晚,他还在为中华麻醉学科杂志审稿并整理资料直到凌晨一点。
2002年2月6日,张炳熙被手术车推进了手术室。看到同事们那凝重而担忧的神情。他轻松地对大家说“咱们都是医生,没必要害怕,我的手术和麻醉大家像平时一样去做,我相信你们。做了一辈子麻醉,今天我也亲自体验一下麻醉的感受。”手术进行得非常顺利,张炳熙的一侧肾被切除了。
张炳熙住院期间,正好是研究生撰写论文、答辩的高峰期,躺在病床上,心里牵挂着自己的学生。刚刚能够下地,他便迫不及待地开始修改论文。大家劝他不要玩命,他却说:“我现在每天比以前多睡好几个钟头,没事的。”
出院后的那段日子,家中的书房又成了他的办公室。他和爱人担纲主编的《体检诊断学彩色图谱》一书中的700多幅彩色图片及中、英文对照,便是病假修养期间的一部杰作。这本书以新颖的视角,将临床阳性体征图片分类编著,内容丰富,系统性强,系国内此类著作之首创,荣获首都医科大学优秀教材二等奖。
随着人才引进力度的不断加大,医院各个学科的业务范围不断拓宽,肿瘤治疗中心、移植中心等相继组建。包括活体肝移植在内的新的治疗手段即将上马,张炳熙再也呆不住了,术后休息了不到两个月,就开始每天乘坐出租车上班。在车上,他只能直直地坐着,不敢向后靠,因为汽车一颠簸,伤口便会隐隐作痛。
2002年8月1日,我院首例亲体肝移植手术在22位外科医师、8名麻醉医生和10余名手术室护士的配合下,经过26个小时的艰苦努力终获成功。为了确保手术的成功,张炳熙带领麻醉科一班人马反反复复讨论研究,不放过任何一个细小的环节。从手术前一天下午5点开始做准备,连续奋战了40余个小时。而他, 也是一个大病初愈的病人啊!
● 辉煌只是一时的,更多的是在平凡的、默默的努力和实践中。●
35年寒来暑往,35年日月轮回,张炳熙在守护患者生命的历程中奏响了一曲曲无私奉献的乐章,也同时成就了他学识的渊博和很高的学术地位。近10年他共发表论文40余篇,出版主编专著一部,参编专著7部,获北京市科技成果奖1项,北京市卫生局科技成果奖3项;参与完成国家级科技成果奖1项,现承担北京卫生重点学科扶植项目和首都医学发展基金项目一项。1990年以来,张炳熙多次被评为市级、局级优秀共产党员,2004年荣膺北京市先进工作者。在他看来,辉煌只是一时的,更多的是在平凡的、默默的努力和实践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