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动态
6年后 神经外科医生再赴灵丘访患者
医者仁心
关爱无限 6年后
神经外科医生再赴灵丘访患者 新闻背景 2001年3月7日,我院神经外科在张天明、傅继弟主任的带领下,成功地为来自山西省灵丘县的15岁少女郭兴华摘除了980多克重的颅内肿瘤,后经新闻媒体报道后,在社会上引起了较大反响。 2001年3月30日,郭兴华痊愈出院。 2001年4月27日,我院神经外科医师张家亮、王健带着全科医务人员的牵挂,亲赴灵丘对重新获得新生命的郭兴华进行了随访。 2001年至2007年,神经外科医护人员仍然时刻牵挂着这位来自贫困地区的患者。 2007年4月25日,神经外科医师张家亮等再赴灵丘,对郭兴华进行回访。 一路颠簸,一路风尘,经过7个多小时的奔波,终于来到了灵丘县落水河乡孤山村。汽车刚停稳,郭兴华就跑了过来“叔叔,阿姨”兴奋地叫着。 在她家院门口,有一个虎头虎脑的小男孩用惧怕的眼神上下大量着我们这些陌生人,“这是我的儿子,叫李兵,两岁了。”郭兴华洋溢着母亲般的幸福和满足。我们走进了郭兴华的家,一个非常普通但又非常整洁的农家小院,一棵高大的李子树挺立在院落,满树盛开淡雅的小花。刚进屋,张家亮医生不顾旅途疲劳,就为郭兴华进行了检查,“张叔叔,做完手术一年后,我的前额就不突起了,现在也不头胀、头痛、耳鸣了。”郭兴华盘腿坐在炕上,儿子在旁边摆弄着我们送给他的各式各样的玩具。“我都结婚5年了,爱人比我大10多岁,在离家七八十里地的村子打工,给别人放羊,有二百多只呢,只能两三个月回一次家,平常只好给我打电话问问老人和儿子。”郭兴华和我们唠着农家嗑,时而瞥一眼玩在兴头上的儿子。机灵调皮的儿子对会翻跟头的遥控汽车产生了浓厚的兴趣,追着汽车在炕上跑来跑去,有时还拍手大笑。每当这时,郭兴华笑盈盈的,目光追随着儿子跑动的身影,她的父母也开怀大笑。第二天,我们带着郭兴华来到灵丘县人民医院进行CT检查,检查的结果比我们预想的好得多。郭兴华的弟弟现在就读于灵丘县一中二年级,在这所县重点高中,学习成绩一直在班级名列前茅,提到姐姐,男子汉起初有些沉默,“姐姐得病时,我才12岁,给我带来很大的压力,我不想失去唯一的姐姐,在同仁医院经过治疗,姐姐病好了,我特别高兴,这件事对我的触动很大,当时我就产生了一种想法——我要当医生!我要考到北京!毕业后用学到的医疗技术为家乡人解除病痛,为社会做贡献。” 郭兴华的爸爸激动的告诉我们“没想到小华能活到现在,更没想到她能结婚生子,过正常人的生活,我们做梦都没想到这些啊!”“小华生完孩子就和我们住在一起,她也能干些家务活,我们心疼她,不让她干活,她就看着外孙子,外孙子好着呢!”郭兴华的妈妈眼含热泪,哽咽的说。我看着摆在柜子最显眼处郭兴华一家三口的照片,恬静的郭兴华依靠着丈夫宽厚的臂膀,怀里抱着胖乎乎的儿子,丈夫眼里透射着坚毅的目光。多么幸福的一家啊!谁会想到这幸福的后面曾经遭受着巨大的苦痛和绝望,经历过磨难和煎熬,留给了郭兴华一家人很多坎坷的记忆。 郭兴华抱着儿子坐在李子树下,儿子胖乎乎的小手在妈妈的脸上摸索着,郭兴华凝望着儿子,眼里流露的是母爱,是对幸福的渴望,是对父母、对所有帮助过她的人的感激,是对生命信念的不放弃。“谢谢父母的养育之恩,谢谢同仁医院的叔叔阿姨给我的第二次生命。”郭兴华泪流满面的说“等我的儿子再长大些,我们全家去北京看望叔叔阿姨,没有当初你们的救治就没有我的今天。” 斜阳的余辉透过细微的树隙碎碎地洒向这个普通的农家院,留下斑斑驳驳的影迹,该做晚饭了。郭兴华提着一桶水走进了屋,倒进了炕沿边的大锅里,点燃炉火,拉响了风匣, “唿嗒唿嗒”的风匣声,随声附和的火苗“呼呼”声,如此的动听。熊熊炉火映红了郭兴华的笑脸,一道道炊烟从红瓦房上袅袅升空…… 我们特意从北京带来了生日蛋糕,为兵兵过了一个特别的两周岁生日,兵兵沾满奶油的小花脸逗得大家捧腹大笑,跳动的烛光为我们的祝福插上了翅膀,放飞在春花怒放的四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