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无障碍访问 | English

341-3.jpg

关于《基于CT的血管性耳鸣生物力学模型创建及发生机制》的探讨

作者: 来源: 发布时间:2014-02-14

DN`{_(BJ%0%R44N0G8``{3B.png

编者按:2013年,我院科研工作再创佳绩,在首医系统我院科研综合总分第一,在2013年我院获得的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中也涌现出了很多中青年科研骨干。为此,本报邀请2013年获得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的这些中青年科研骨干结合科研项目的申报、研究的内容及意义等多方面进行介绍,希望能够对大家在科研工作中有所启迪。

关于《基于CT的血管性耳鸣生物力学模型创建及发生机制》的探讨

搏动性耳鸣是常见病,发生率约1%,长时间耳鸣可严重影响生活和工作,甚至引起精神异常或自杀等严重后果。有效治疗搏动性耳鸣的前提是明确病因。但是因为发生机制不清楚,导致临床上缺乏对引起搏动性耳鸣病因作出准确诊断的特征性指标,是临床诊断难题。我们通过大量临床病例分析,提出搏动性耳鸣的发生机制假说:引起搏动性耳鸣的责任血管内流场异常导致血管壁振动或血流本身产生的声音,通过缺损的血管旁骨板/骨管及气化良好、含气丰富的颞骨蜂房、鼓室传导至耳蜗,被内耳感知后形成耳鸣;耳鸣产生的直接原因是血管内流场异常,关键因素是耳鸣责任血管与颞骨蜂房或鼓室之间的骨皮质板缺损,必要条件是颞骨蜂房气化良好并富含气体。但该假说仅局限于临床观察,其具体作用机制仍不清楚,更无文献进行专门定量化研究报道。

为了证实该假说,我们利用颞骨3维数值模拟(图1)与实体模型实验相结合的方法,分别定量研究血管内流场、血管旁骨板/骨管、颞骨和鼓室气化程度及含气状态对耳鸣声音产生、传导的作用规律及上述3种因素的组合性效应,从不同层次定量化阐释血管内流场,血管旁骨板/骨管、颞骨蜂房的作用机理,揭示搏动性耳鸣发生机制的科学问题。在此研究基础之上,可明确与搏动性耳鸣发生的相关因素及其影响作用,可进一步完善搏动性耳鸣病因的影像诊断体系,并为临床创新针对搏动性耳鸣影响因素而进行的个性化手术策略提供理论基础。该研究的另一个重要意义是,建立一个完善的包括详细解剖学、血流动力学和空气动力学信息的颞骨3维数值模拟分析系统,将有希望最终被发展成为真正能用于临床的搏动性耳鸣手术规划的工具。

影像学检查在发现搏动性耳鸣病因方面具有重要且不可替代的作用。但是搏动性耳鸣病因繁杂、发生部位多、累及范围广。常规影像学检查技术极大地制约了其价值的充分发挥。为此,在医学影像中心主任鲜军舫教授的领导下,我们创建了针对搏动性耳鸣的“一站式”颞骨双期增强高分辨率CT检查技术,可通过一次检查获得3组影像学资料,不仅能够显示头颈部动脉、静脉、软组织、骨质结构改变,还能评价脑血液循环状态,明显提高搏动性耳鸣病因的发现率。该检查技术已经入选2002~2012年北京同仁医院优秀诊疗新技术、新项目。另外,根据搏动性耳鸣患者的各自特点,结合不同检查技术的优势及不足,构建了针对搏动性耳鸣患者的个性化影像检查体系,主要内容写入具有行业指南性的“搏动性耳鸣影像学检查方法与路径指南”

项目负责人简介:

刘兆会,36岁,医学影像中心主治医师。2012年获得博士学位。2013年赴美国弗吉尼亚大学医学中心进修获得博士后证明。以第1作者发表SCI论文2篇,中华类核心期刊论文3篇,其他中文核心期刊论文12篇。参编书籍4部。作为项目负责人,获得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和首医基础临床合作课题重点项目资助各1项。作为主要完成人,参与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北京市教委重点项目、北京市自然科学基金等多个项目的研究。2011年入选北京市科技新星计划。主要科研方向是颞骨影像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