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无障碍访问 | English

345-4.jpg

值守:除夕夜心里的踏实

作者: 来源: 发布时间:2014-05-28

医患故事

编者按——2014年2月,由北京大学出版社出版的《医之心——好医生职业志》正式发行。《医之心——好医生职业志》是由11家著名医院的29位医学专家,以各自从医亲历记录撰写而成,旨在传递温润的医者仁心、宣介科学的就医之道以及倡扬和谐的医患关系。我院王宁利教授、魏文斌教授、卢海教授及周兵教授四位专家的文章被收录其中,我们将陆续进行连载,供大家阅读体会。

值守:除夕夜心里的踏实

眼科副主任、眼外伤科主任,主任医师,教授

卢海

)M4MBVIJ{P$5$TJD6Q~9T_D.png

有过年情节,又怕过年,是这些年每到除夕夜的感受。

儿时最喜欢过年,不仅仅是因为过年有好吃的,更因为过年有鞭炮放。总觉得放炮很刺激,很快乐。但曾几何时我开始对烟花爆竹变得越来越反感了。

作为国内最知名的眼科中心,北京同仁医院眼科在每年春节期间最重要的医疗工作之一,就是烟花爆竹伤的救治工作。而身为一名同仁医院眼科医生,尤其是从事眼外伤专业的医生,除夕夜的眼科急诊室则更像是一个特殊的战场。

记得连续第七个年头的那次除夕急诊值班。在我家,除夕,不能破的惯例是全家人聚在一起包饺子。为了让我能够在出门前吃上除夕的饺子,妻子和妈妈早早地就忙上了。虽然已不是第一次除夕急诊值班,但还是有一种临战前的兴奋,匆匆吃了几个饺子便出了门赶往医院。做了一辈子外科医生的老父亲还是习

惯性地像叮嘱自己的学生似的交代一下值班的注意事项,尽管儿子已属专家级眼科医生。

穿上白大褂,一种本能的职业亢奋难以克制。作为当晚的值班主任,照例在眼科急诊和手术室巡视了一圈。看到急诊室几位年轻的值班医生已经开始忙个不停,手术一台接一台,不由得心中有了一丝丝的担忧。通常往年除夕晚八九点钟并不是一个很忙的时段,而今天却似乎有些反常。这是否意味着今年除夕伤员数量会有一个明显的增加呢?

儿童是最容易受到烟花爆竹伤害的。很难想象,没有了双眼,孩子的一生将如何改写,而这个家庭又将发生什么样的悲剧。在眼科重症诊区,有一名10岁左右的男孩儿引起了我的注意。孩子眼睛和一只手分别用厚厚的纱布包着,血水已经渗透出来。旁边站着孩子的父母,眼神中充满了惶恐和无望。孩子的父母告诉我,男孩儿淘气,捡来别人丢弃的爆竹,将炸药放入玻璃瓶中点燃,结果炸伤了眼睛和一只手。检查的结果证实了我的判断——眼睑及眼球的全层破裂伤,眼内容物流失,即使不做眼球摘除手术,视力也肯定是保不住了。其实每年都会有很多未成年人因燃放烟花爆竹而导致严重的眼外伤。尽管我们每年都会通过各种媒体向公众呼吁不要让未成年人接触烟花爆竹,但似乎并没有太多的家长会关注这些信息。而一旦孩子受伤,家长几乎无一例外地表现出深深的悔恨和极度的自责。作为医生,每当这时,我除了尽力安排好孩子的治疗外,总要花很多的时间向家长做解释和安慰工作。做医生二十多年,最怕看到的是患儿家长绝望的表情。不过说实在的,在自己心底深处,还真的有一种“哀其不幸,怒其不为”的心理,真想好好地怒斥他们一顿,但作为医生,我不能。

安排好孩子的治疗后,心情虽然还是有些不平静,但职业的本能要求我必须尽快回归到理性的工作状态。接下来还会有更多的伤员等着我们去救治。时间的指针越来越逼近零点,窗外传来越来越密集的爆竹声。这象征着春节喜庆气氛的爆竹声,在一个眼科医生听来,却与普通百姓有着截然不同的感受,更多的是一种担忧和揪心。很快,震耳欲聋的鞭炮声淹没了北京城,而我们所有的医生和护士都处在了最紧张的状态。伴随集中燃放而来的是大量的眼爆炸伤员,其中不乏因燃放礼花弹所致的严重眼外伤及复合伤患者。急诊室内塞满了呻吟的患者和焦躁的家属。空气中弥散着一股黑火药燃爆后特殊的硝烟味道。其场面远非一般人所能想象。这也许是我们这个和平年代中唯一的一处充满硝烟的“战场”吧。 手术室也很快达到了饱和状态。但所有的医生和护士都忙而不乱,表现出了极高的职业素质。整个救治工作在有条不紊地进行着。对于一些患者和家属的急躁和情绪失控,所有的医务人员都给予了比平常更多的安慰和包容。

正在此时,急诊室门口传来一阵急促的呼喊声:“大夫、大夫,救救我的儿子!求求你们了!”循着声音看去,急诊室门口来了一家三口,其中一位十六七岁的大男孩儿满脸是血。正用手捂着左眼,痛苦地呻吟着。孩子的父母因为紧张和焦急而浑身颤抖,经过询问得知孩子并没有燃放烟花,而是被意外飞来的鞭炮所伤。原本一家人高高兴兴地吃完了年夜饭后,爸爸妈妈打算带儿子出门看烟花,可孩子刚刚从楼内出来便被一枚飞来的鞭炮击中眼部。由于孩子的伤情严重,我亲自为他做了检查,结果整个眼球被炸得如同摔到地上的西瓜一般支离破碎。显然,这个眼球已经无法修复了,只能进行摘除。男孩儿的妈妈听到这个消息,顿时昏厥了过去。而作父亲的则跪在地上自责地扇自己耳光。男孩儿一脸茫然,面无表情。

看到这样的场景,工作了几十年的我竟也难以保持住一贯的职业冷静,眼圈也变红了。那一次手术,我们做得格外仔细,虽然是摘除了眼球,但每一针、每一个细节都认认真真,总想为未来的二期义眼手术创造一个最好的条件。至少能让这个大男孩儿在未来的人生中少一些缺憾吧。这大概是一个医生面对无奈时仍能恪守的执着。

急诊室内依然忙碌。值守的医疗团队还在满负荷地运行。看着这些忙碌的身影,我眼前的队友们俨然就是一群训练有素,能打硬仗的战士。在除夕夜,在眼科急诊室这个特殊的战场,进行着一场特殊的战斗。不身临其境,你是无法真正理解什么是“最可爱的人”。当一个记者问我们的医生为什么会连续多年除夕夜坚守在急诊一线时,他得到的是一个再朴素不过的回答,“我在这里比呆在家里踏实。”

忙碌的除夕夜,并不漫长。凌晨的眼科急诊室,得到了少许的平静。在紧绷了一夜之后,每个人的脸上都挂满倦意,但大家的目光相聚时,投射出的更多是一种救治烟花爆竹伤后的欣慰。

家人团聚过除夕,是生命里的幸福,但作为眼科医生的我,急诊一线的值守,却成了越来越重的除夕情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