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动态
同仁文化基因 | 内分泌科:一个团队的逐梦科研路
这是一个科研能力超强的团队。从2006年起,申请到第一个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成为北京同仁医院除眼科、耳鼻喉科之外首个申请到该基金的非国家重点学科。至今,这个团队已拿到15个国自然基金,中标率达41%,居全院首位,同时科室人均申请课题数量也无人能敌。本期我们推出绿色基因集体——内分泌科。
不跟风 不打无准备之仗
“见大而行远 迎刃方通简”,这是内分泌科医生周建博的微信签名。这位37岁的年轻人,2007年师从杨金奎主任,2010年博士毕业留院,至今已主持国自然基金面上项目一项、青年基金一项,教育部博士点基金一项;并获得北京市医管局青苗人才项目;以第一作者发表SCI文章9篇。
聊起科研工作,他滔滔不绝。“内分泌科做科研有天然的临床科研土壤,比如糖尿病,有太多的临床疑惑亟待解决,同时又易于与最新科研进展紧密而快速结合,比如体液标记物的筛查价值。”然而糖尿病患病率高,人群基数大,研究者不在少数,如何确定自己的主攻方向?
在这个问题上,周建博的导师,杨金奎主任的原则是——不跟风、不研究热点。
“一般在申请基金之前,研究工作至少已经完成三分之一,而且相关的成果已经发表,否则即使申请了也是做分母。”不轻易出手,也不打无准备之仗,“没有相应的准备,申请课题不仅浪费时间徒劳无功,而且光有想法提出来,也很容易被别人模仿超越。”
“凡是跟风的热点问题,我们都不做。因为你能做的,别人也能做,比如我们跟协和内分泌报了同样的题目,最后肯定给协和,所以我们必须有独创性。”
内分泌实验室
对自己清醒的定位和认识,让杨金奎带领的内分泌科研团队在课题申请方面收获颇丰。今年,杨金奎主任从单基因糖尿病入手,作为首席科学家成功获得国家重点研发计划“精准医学”专题项目,这一“首席”地位更是实现了医院非国家重点学科牵头国家科技计划项目的历史性突破。
谈到如何鞭策团队成员,杨金奎表示,更多的是以身作则。“我能给大家带来什么?经济上不行,科研经费不能带来个人利益。只能在人才培养上,让年轻人更有获得感。”杨主任多次向院领导申请,在职称评定上实行大排名,让这些年轻人在晋升职称上有更多的机会。
“在一个团队里面,每个人的能力强还是弱都是相对的,能够在同仁医院工作,能力都是值得肯定的。作为科室负责人,就要把每个人都用好。有的大夫很有病人缘,日常工作又快又好,但是总结经验的能力稍差,就需要多启发,更要鼓励他做好临床工作。”在科学研究方面,他积极引导带动年轻人,“科研思维需要培养,这不是简单的力气活,需要眼光,也需要知识积累,同时要善于总结,然后发现科学问题。”
查房
而杨主任提到的知识积累,除了临床工作,更来源于大量文献的阅读,这也是他的兴趣所在。
“我们家的电视一年也开不了几次,我觉得看电视没有看文献有意思。个人的兴趣爱好不同吧,琢磨一些临床问题也是很有乐趣的事。平时我没事时在办公室都是关起门来学习,我的门只有科里的人能敲开,医药代表是进不来的。”
兴趣与职业良好的契合,加上心无旁骛的不懈努力,成功便在咫尺之遥。除了基金,杨金奎还作为第一获奖人获得省级科技进步奖3项,发表SCI论文60余篇(IF:10分以上5篇),国家发明专利两项。
让病人获益才是科研的根本
内分泌门诊。
“大夫,我脖子有点不舒服。”
“多久了?”杨金奎主任边问,边给他检查甲状腺——稍微有点大,但也没有什么特别。
“你是因为这个专门来看病的?”留意到病历本上的住址一栏填着秦皇岛,杨主任追问了一句。
“哦,不是。”病人不好意思的笑了。“我眼睛不好,看完了眼科顺便来看看脖子。”
“眼睛怎么不好?”杨主任继续追问。
“玻璃体混浊。”
这个病常见于老年人,一个三十多岁的小伙子,眼睛没有其他病变,只有玻璃体混浊,这点引起了杨主任注意。他继续追问,这一问问出了一个令人震惊的“线索”:小伙的家族里,竟然有一半亲人在三十五到四十岁时就病逝了。
这是一例罕见病。
“我每出两次门诊,就会遇到一例极罕见病例。如果不善于思考,都会当成普通病人而错过。因为罕见病虽然患病率很低,但是种类却很多。这成千上万种的罕见病在临床中少见,甚至教科书中也未曾提到。”
疑难病例讨论
小伙子幸运的一次“顺便”就诊,就此改变了命运。通过查阅大量文献资料,继续追问患者亲属死亡前的特征,经过一番抽丝剥茧的过程,杨主任最终确定小伙子得的是一种名叫“转甲状腺素蛋白家族性淀粉样变性”的疾病,患病率仅为千万分之三。
目前,国际上对该病的治疗是使用一种蛋白稳定剂,预计能延长患者寿命3年左右。但杨主任并未满足于此,他将尝试首次使用自己正在研究的基因改造的方法,逆转这一致死性疾病。同时因为病因被揭示,这个家族中准备孕育下一代的年轻人,也可以通过胚胎的基因检测,不再生下缺陷宝宝,整个家族也将逃脱中年丧命的魔咒。
事实上,“让病人获益”这一原则,是内分泌团队在传承中不断发展的关键所在。今年已经86岁高龄的老主任袁申元教授至今仍然奋斗在糖尿病防治第一线。近日,由袁教授领导的北京社区糖尿病研究项目被国际糖尿病联盟选为基层糖尿病管理样板,将在全球中低收入国家复制,这也是该批项目中唯一入选的中国项目。
仍坚持在社区出诊的袁申元教授
北京社区糖尿病研究项目于2008年正式启动,至今已经持续近10年,几代内分泌人历尽艰难,不计回报默默付出,为此倾注了大量的心血。该研究为纵向队列研究,覆盖北京市5个城区25家社区中心,随访管理2型糖尿病患者4000余例,探索出一个三甲医院专家与社区全科医师联合管理糖尿病的合理模式,将糖尿病管理真正做到实处,让更多患者获益。此次入选国际糖尿病联盟可复制项目就是对这十年付出的最大肯定。
科普让学科更有生命力
白色长条桌上,逼真的食物模型依次排开,巴掌大的排骨、牛肉、几片面包、一碗杂粮粥……护士冯建萍带着助手,把这些方便糖尿病人饮食定量的教具重新包装,准备在健康大讲堂上使用。
教具准备
离一年一度的国际糖尿病日还有1个月,内分泌科就开始忙活起来。宣传资料的印制、场地的选定、合作承办单位的沟通等等,虽然工作繁复,但连续多年的配合让大家颇有默契。
1995年设在同仁医院内分泌科的北京市糖尿病防治办公室(糖防办)正式成立。二十多年来,内分泌科的医务人员除了完成临床工作,还担负了大量糖尿病的健康教育工作。
今年,大家利用周末完成“流动医院”及“糖尿病教育大课堂”项目。通过糖友咨询热线,为全国各地的糖尿病患者答疑解惑。在东城区组建5个慢病管理团队,每个团队由一位糖防办副高以上专家指导,共有78个社区站或中心加入到慢病管理团队中。专家通过深入社区站、建立微信平台、相互转诊,和社区医护团队共同对辖区糖尿病等慢性病进行规范管理。杨金奎主任还主持制定了《北京市社区糖尿病诊疗纲要(2017年版)》,并于近日发布。
“多年来我们做了很多公益性的活动,因为群众基础很重要。健康科普看起来和科研工作毫不相关,但一个科室想要有生命力,首先要有病人。通过科普老百姓就知道,同仁医院看糖尿病不错。”杨金奎说。他做起科普,生动易懂简单风趣,常常活跃在北京电视台的各个健康栏目上;撰写的文章在某门户网站“医生作者领袖TOP20”榜单上位居第16,当月阅读量达54万;还获得了“医疗自媒体算数健康金处方奖”。
2012年,糖尿病防治研究北京市重点实验室落户内分泌科,2018年,糖尿病研究所即将成立。
谈起内分泌科未来十年的目标,杨金奎主任的眼神平和而笃定,“希望我们的学科能够快速、稳步发展,未来十年,争取成为与同仁眼科、耳鼻喉科比肩的重点学科。希望能把糖尿病研究所打造成国内领先、国际知名的糖尿病研究机构。这是一个宏大的目标,仅凭一己之力难以完成,需要医院的支持、团队的努力。”
今年是杨金奎到同仁医院的第15个年头。从江苏省医学重点人才到同仁内分泌掌门人,他也经历了从热血青年到以现实为依托转变发力方向的过程,但前行的脚步一直未曾停歇。无论中了多少课题发了多少SCI,他的初心始终未变——为病人解决问题才是科研的根本,会思考的大夫才是好大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