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r1000
2008年全国“爱耳日”(3.3)
2008年3月3日是第九次全国“爱耳日”。今年“爱耳日”的主题是“奥运精彩——我听到”。
2008年3月3日上午,“天使回声行动”定点医院授牌仪式在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同仁医院东区广场举行。
“天使回声基金”是中国红十字基金会于2007年开始设立的专门救助贫困失聪儿童的专项公益基金,“天使回声行动”是中国红十字基金会“红十字天使计划”的重要组成部分,首期向同仁医院捐赠价值500万元的人工耳蜗,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同仁医院作为北京地区唯一一家“天使回声行动”定点医院,计划将在半年之内完成100例人工电子耳蜗植入手术,为每位失聪儿童减免5万元的耳蜗费用。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同仁医院、北京市耳鼻咽喉科研究所在崇内社区举行了爱耳日系列活动。同仁医院院长韩德民教授向与会人员介绍了人工耳蜗的历史、意义;我国人工耳蜗的发展历程、现状及未来展望;曾经荣膺乒乓球奥运冠军的乔红向重新获得听力的孩子们赠送了福娃,共同祝愿北京奥运会成功;孩子们表演了精彩的文艺节目。专家们对社区群众进行了义诊咨询。
根据2006年第二次全国残疾人抽样调查显示,我国听力残疾人已达2780万,并且还在不断增加。我国每年新生儿出生约2000万名,按国内外先天性听力损失发病率1-3‰计算,每年将新增加先天性听力损失患儿约2-6万名。听力障碍将直接导致小儿言语、情感、心理和社会交往能力等发育缓慢或落后,对儿童的成长造成巨大的影响,并给患儿家庭以及社会带来沉重的负担。
耳聋是老百姓对各种听力减退的俗称,医学上则将其统称为听力损失。实际上引起听力损失的原因很多,听力损失的性质也有几种,其中感音神经性聋是临床最常见的一种听力损失类型。 感音神经性听力损失的病因多样,常见原因有接触噪声、使用耳毒性药物、突发性耳聋、梅尼埃病、遗传性耳聋、听神经瘤或其他蜗后性原因引起的听力损失。听力损失不可避免地导致儿童言语发育的迟滞,进而影响心理、行为、智力等各方面的正常发育。随着我国新生儿听力筛查技术的日益推广,越来越多的听障儿童能够做到“早发现、早干预、早治疗”,从而减少残疾的发生。早期干预可以使听障儿童重获听力,进一步使其言语感知能力的发育接近甚至达到正常儿童的发育水平。对于传导性听力损失的儿童,可以通过药物、手术等方式改善听力状况;感音神经性听力损失儿童无法通过药物、手术获得听力的改善,则需要选配助听器或进行人工耳蜗植入手术来重拾听力。根据听力损失的程度来选择助听装置,轻度和中重度听力损失儿童需要选配助听器,重度或极重度听力损失选配大功率助听器无效的儿童需要进行人工耳蜗植入手术。儿童在使用助听装置之后,也需要接受一定时期的听觉言语康复训练,才可以逐渐获得聆听技巧,适应助听装置,有效地学习言语,接近或达到正常儿童的听觉言语发育水平。
因此,必须重视对听障儿童的早期听觉干预,才能使听障儿童的言语发育受到尽可能小的影响。在临床医生、听力学家、康复老师以及家长的共同努力下,使听障儿童能够重获听觉言语能力,尽早融入主流社会。
目前,多导人工耳蜗技术是使双耳极重度聋患者回归有声世界的唯一手段。此项技术的引进、改进与创新者之一、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同仁医院韩德民教授说:我国自1995年开展多导人工耳蜗植入手术以来,截至2007年底,已经成功实施4000余例人工耳蜗植入手术,这项技术已经比较成熟。手术成败的关键在于准确的术前评估(手术适应证的选择)、成功的手术及术后科学的调试和语言康复训练。在这些方面,我国医学专家已经取得相当的经验。
韩德民教授1995年率先在国内引入多导人工耳蜗技术,1997年成功完成国内首例儿童人工耳蜗手术后,又率先开展了畸形耳蜗与低龄聋儿手术的植入,扩大了人工耳蜗植入的适应证;开展了术后声调识别机制和言语评估及康复等项目的研究;指导建立了三维螺旋CT与MRI诊断系统及低龄儿童听力筛查评定系统;创立了国内首家规范化人工耳蜗中心;主持制定全国《人工耳蜗植入工作指南》;创建了国内首家听力学人才培养基地,为人工耳蜗技术在国内的顺利推进及可持续发展奠定了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