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动态
【生命与医学】| 你是我的眼
传递角膜点亮更多人的生活
在北京同仁医院,有一个保存角膜的地方。这个不大的空间,被称之为同仁眼库。最近几年,每年都有上千人通过同仁眼库提供的角膜重见光明。
光明的背后,是感动与爱。于津,北京同仁医院眼库第一名、也是目前惟一的一名劝捐员,在眼库工作十余年,从当初四处劝捐,到现在有很多人主动打来电话咨询、主动走进同仁眼库登记捐献眼角膜,公众对于角膜捐献的观念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如果说这些角膜捐献者为一个又一个患者带来光明,于津和她的同事们,就是传递光明的人。
第一次当助手 话都说不顺溜
来到同仁眼库工作不久,一天,于津接到通知,晚上要去趟太平间。这是她第二次去太平间。第一次是一位亲人过世,她和很多亲戚一起帮忙送殡,因为人多,没有恐惧,也没有留下太深的印象。
这次,她的身份是助手,一个眼科医生的助手。这位眼科医生要给刚刚去世3个小时的逝者做一台特殊的手术——取角膜手术。逝者是一位老人,他在生前决定捐献眼角膜。取角膜手术通常会安排在逝者去世3个小时后进行,以免组织出血,导致眼部淤青,影响捐献者的遗容。
助手本应该协助医生,解答家属的疑问、安慰家属的情绪、请家属协助完成相关的手续,比如签字。但第一次担任助手,她觉得自己不合格——因为太紧张了。那是2008年夏天,夜里外面的天气还有点热,当然,太平间里很凉爽。走进太平间接待室的那一刻,她就开始感到紧张,又有些害怕,还有点好奇……各种情绪交织在一起,见到家属的那一刹,复杂的情绪一起涌了出来,凝在喉间,让她的气息不够流畅,说起话来磕磕巴巴,声音甚至还有点抖。其实她是个东北人,天生乐观,说话幽默,圆圆的大眼睛很有亲和力;但在那个夏天的夜晚,不同的情绪掺杂在一起,牢牢地控制了她。好在同行的医生闫超帮助了她,代她解答了很多问题,算是替她解了围。
手术的过程家属没有看到。不到20分钟,角膜取好了。她和医生刚刚走出来,等在外面的家人就围了过来,“角膜还好吗?能给别人用上吗?”得到了肯定的答复后,一家人都很欣慰。“我们能和移植角膜的人见个面吗?”“捐献者和受捐者是不能见面的。”这句话刚说完,她看到家属的眼里闪过了一丝失望。尽管这样,一家人还是很激动地接过了她颁发的捐赠证书。于津看到,他们的眼中闪动着泪光。
把证书发给家属的时候,她的内心也很激动,“我就这样帮助了三家人——一家人完成了亲人的遗愿,捐献了角膜;两只角膜将移植给两个患者,那两个家庭也得到了帮助。”
“年纪轻轻的,干点啥不好!”
于津是2007年6月来到北京同仁医院工作的,刚开始担任辅医。很快,她来到眼科病房工作,六个月之后,她又来到了眼库。有一天,眼库主任潘志强把她叫到办公室,问她想不想做劝捐员。潘志强把劝捐员的工作介绍了一下,耿直的他说了大实话:“你考虑一下,肯定会挨骂,可能还会挨打。”
于津考虑了一个月之后,终于下决心开始了劝捐工作。辽宁姑娘,本来对聊天不打怵,但开口就让一个病人捐献眼角膜,于津思来想去,怎么也说不出口。后来,于津想到可以去临终关怀医院,毕竟那里的患者都是临终的病人,劝捐起来更有针对性。在临终关怀医院,有值班大夫带着她一起走进病房,于津感觉心里踏实点。她的想法是找那些看着“好说话”“好商量”的家属或者患者来沟通一下。转了一圈,她终于开了口,向一位患者讲了捐献眼角膜的意义。患者还没说什么,家属不干了。潘志强主任当时找她谈话时那句“肯定会挨骂”的预言成真了,患者家属说,“你一个小姑娘,年纪轻轻的,怎么干这个活!”
这之后的每一天,她都在发愁“如何开口”。有时候到病房里走走,陪患者或者家属聊聊,看到患者家属哭,她也会跟着哭一会儿。
被拒绝了三个多月,她终于等来了第一个捐献者。后来,她拓展了思路,不是直接到临终的患者中去宣讲,而是到社区,到学校,到更广阔的天地去宣讲,让大家在健康时就知道捐献眼角膜的意义。现在,每周她都能接到咨询电话。就在上个月,一个“的哥”打来电话,这位出租车司机得了脑梗后,不能再继续工作,他想在身后捐献眼角膜。“我没觉得他是一个病人,因为他的声音听着和健康人没有区别,而且能够感受到电话那端的他非常乐观,人生态度非常积极。”那位出租车司机和她聊了起来,“我没生病的时候,天天开着车,哪儿都去,我想以后也能让我这双眼睛哪儿都能去。”司机师傅还特意强调说,自己没有传染病,视力也好,家里人也同意!于津想着,这位司机师傅肯定出行不方便,“捐献角膜需要填表,我们把表格给您寄到家里吧。”那边的司机师傅说,“我去医院填表格。”第二天,这位司机师傅在爱人的陪伴下来到同仁眼库。他走得很慢,但是每一步迈得都很坚定,“我想得开,要把眼角膜捐出来,帮助那些需要帮助的人。”陪同他一起前来填写表格的妻子也非常支持她。
更让于津感动的是有些孩子提出来要捐献眼角膜,“曾经有两个白血病的孩子都提出来要捐献眼角膜。”有一个妈妈告诉于津,孩子生前就想去天安门广场看看升旗,但是一直没有机会。“如果有人移植了孩子的角膜,一定记得去替孩子看看升旗仪式。”遗憾的是,由于白血病治疗时需要化疗,这样的角膜眼库不能接受,孩子们的心愿没有得到实现,于津说起来也感到非常遗憾。
有孩子要捐赠角膜,更多的是老人表示愿意在百年之后捐出角膜。去年年底,同仁医院眼科医生到和平里医院为一位刚刚去世的老人做了角膜摘取手术。老人的老伴是一名护士,她曾经在眼科工作过,深知那些急需角膜移植患者的痛苦,因此,她非常支持老伴的大爱之举。更让人感慨的是,这已经是家族中第二个捐献眼角膜的逝者,这位曾经的眼科护士说,“我也要填个表格,今后也要把角膜捐献出来。”
同仁眼库的倡导者成了第一位捐献者
为什么一定要捐献眼角膜?是因为现在有些疾病必须通过角膜移植才能治愈。北京同仁医院角膜病科主任、眼库主任潘志强说,与青光眼、老年黄斑病变等导致的不可逆转的盲不同,角膜盲是第二位可治疗盲,很多角膜病患者等到了眼角膜,就意味着等来了光明。近年来,我国公民捐赠的眼角膜数量有所上升,但与很多国家相比,还是有一定的差距,比如美国的总人口不到4亿,每年捐献的角膜数量在11万到13万只之间;印度人口与我国基本相当,每年捐赠的角膜数量达到5万只,我国公民每年捐赠的角膜数量现在还不到1万只。
建在北京同仁医院的同仁眼库,目前每年已经能够为上千名患者提供角膜,让他们见到光明。1990年6月12日,同仁医院在原副院长、北京眼科研究所原所长、我国著名眼科专家张晓楼的倡议下建设起来。当时,眼库里还没有角膜。3个月后,眼库迎来了第一位角膜捐献者,这位捐献者就是建设眼库的倡导者——张晓楼。1990年9月14日,在眼科领域耕耘了50年的张晓楼教授与世长辞,他去世5个小时后,按照他生前遗愿,捐献角膜仪式正式开始。当时还很年轻的同仁医院眼科医生、如今知名的眼科专家魏文斌和他的助手穿好手术衣,向教授的遗体三鞠躬后,轻轻拿起手术刀,完成了同仁眼库第一位志愿捐献者的角膜摘取手术。在场的人无不感慨万千:张晓楼教授既是眼库成立的倡导者,也是眼库的第一位角膜捐献者。他一生的事业就是“让光明充满人间”,在他离开之时,他用自己捐献的角膜继续着这项事业。
据统计,我国约有400多万角膜病患者。浑浊的角膜,让他们感受不到世界的清晰。角膜移植手术,给90%的角膜病患者开通了一条光明之路。这条路上,捐献者是爱心之源,而于津和她的同事们都是光明的传递者。
《北京晚报》记者 贾晓宏 文并图 J1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