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动态
第十七次全国“爱耳日”宣传教育活动成功举办
(本报讯 耳研所 孔颖)2016年3月3日是第十七个全国“爱耳日”,今年的宣传教育活动主题为:“关注儿童听力健康”。
3月3日上午9时许,一场由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同仁医院、北京市耳鼻喉科研究所共同举办的“爱耳日”主题活动在北京同仁医院举行,听力学中心的张华教授担任主持。
活动邀请听障小朋友表演舞蹈、萨克斯独奏和诗朗诵等节目,他们通过使用助听器或人工耳蜗,经过听力康复训练后,现在已回归到主流社会,和其他听力正常的速度小朋友一起玩耍、学习,快乐成长。
第二部分内容是科普讲座。首先由北京同仁医院耳科主任李永新介绍儿童人工耳蜗手术的相关知识,接下来由亓贝尔副研究员介绍新生儿听力筛查的相关知识,之后王硕副研究员针对一旦发现儿童听力障碍后,家长们应该怎么办的问题进行讲解,最后由王杰博士介绍儿童分泌性中耳炎的相关问题。
据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结果显示,0~14岁儿童总数超过2.2亿, 新生儿先天性听力障碍发病率为1‰-2‰,随着年龄增长,永久性听力障碍可持续增加,5岁前听力障碍发病率上升到2.7‰,青春期则高达3.5‰。做好儿童听力残疾早发现、早干预和早康复具有重大的抢救性意义。
早在20世纪80年代初,以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同仁医院、北京市耳鼻咽喉科研究所为代表的课题组,率先在我国开展了新生儿、婴幼儿听觉特性的探索性研究,90年代开始了儿童听力筛查工作。这一工作受到了政府的高度重视。到目前,全国的新生儿听力筛查覆盖率达到77%,北京市覆盖率超过95%。通过新生儿听力筛查可以早期发现听力障碍,早期开始听力干预及言语训练,最终使他们聋而不哑,从而大大减轻由于听力和言语残疾给这些儿童及其家庭带来的不幸和生活压力 。
由于儿童学习语言的黄金期是在3岁前,所以“早发现、早干预、早康复“是儿童听力语言的康复原则,婴幼儿一旦听力筛查发现问题就要及时就诊,进行诊断及治疗干预,措施包括药物、手术、助听器、人工耳蜗、骨锚式助听器(BAHA)等,同时辅以听力语言康复训练,才能达到较好的康复效果。
党和政府历来重视儿童听力障碍预防与康复工作。通过组织实施5个全国听力语言康复五年规划,40逾万名听障儿童得到不同程度的康复。但由于我国人口众多,发展不平衡,听力语言康复服务能力和服务水平亟待提高,我国儿童听力障碍预防和康复工作还面临诸多问题和困难。所以为了孩子们的未来,关注儿童听力健康是个长期任务,需要全社会各界的关注,任重而道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