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动态
强强联合 共促“医工”协同发展
10月12日晚,北京同仁医院与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医工结合学术交流会在北航如心大报告厅举行。同仁医院党委书记王宁利、副院长段金宁、工会主席张建中等一行近50人,与北航副校长房建成院士,科研院、发展规划处等相关单位领导及相关学科教授近100人交流对接,共同探讨医工结合的需求及面临的相关科学问题。
会上,北航房建成副校长首先对我院王宁利书记一行的到来表示欢迎。他指出发展医工交叉是北航积极响应习近平总书记要把人民健康放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的重要指示,发挥工科优势,把发展健康医学、医疗器械、生物医学工程和大数据精准医疗等国家新的战略需求作为学校未来发展新的增长点,是与航空航天国家需求同样重要的发展方向,服务好人民健康这一新的国家安全领域。医工结合方面北航和同仁医院双方强强联合,发挥优势互补,在促进学科交叉融合、广聚国际领军科技人才方面具有高度的战略性、带动性和成长性。
北京同仁医院王宁利书记表示,和北航开展医工合作,在医工结合方面的强强联合,依托北京市高精尖创新中心,开展原创性科学研究,具有广阔的前景,双方联合共同推动科研、临床医疗水平的提升,为国民健康增加保障。
随后,王宁利书记介绍了国家眼科诊断与治疗设备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的概况及技术平台建设情况、诊疗设备研发情况、医疗大数据研究情况,阐述了医工结合方面亟待解决的科学问题。他指出近几年中国眼科的发展取得了长足的进步,盲目人数减少了25%。眼科集脑科学、神经科学、生物科学、物理科学等于一身,是跨度最多、最依赖工程设备的学科之一,因此需要具有工程化思想的医生以及具有医学背景的工程技术人员。
目前,国家眼科诊断与治疗设备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拥有光学、生物材料、信息技术、超声及电子工程、测试服务五个眼科诊疗技术平台,以及12个分支,拥有7家共建实验室和6家技术合作企业。下一步,国家眼科诊断与治疗设备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将继续研发诊疗设备,重点研究非球面镜片、微小传感器、超高频超声探头等国产化核心关键部件。
在医疗大数据研究方面,国家眼科诊断与治疗设备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从2005年开始,不断研究眼健康大数据采集、传输与存储、医疗大数据认知计算与智能决策、临床医疗大数据精准医疗等内容,累计积累大量眼健康数据,成为国内规模最大的研究机构。未来,将重点研究高精度、多模态、便携式眼部信息采集设备,高安全数据传输,高容量、高速医疗大数据汇集管理平台等内容,建立世界领先的大数据精准眼健康管理体系。
北京同仁医院段金宁副院长从历史沿革、疾病诊疗、科学研究、人才培养、未来发展等方面介绍了医院概况。曲峰医生代表骨科向与会人员介绍了同仁足踝外科中心,并阐述了在医工合作方面的设想。北京同仁医院的足踝外科作为我国成立最早、最大的足踝专科之一,在张建中教授的带领下,开展并完成了众多国家、省部级足踝基础、应用研究,以及许多开创性工作。希望通过此次与北航的“医工结合”,运用3D打印、VR等新的工程技术,实现足踝疾病更全面细致的术前决策、更精确便捷的手术操作,以达到更佳的治疗效果。不仅限于临床,高水平工程技术的支持还可以大大改变目前足踝外科的教育培训形式,使医生可在虚拟系统实现逼真练习及上下级医生交流,有效提高足踝外科的整体技术水平。
北航樊瑜波教授和徐立军教授分别介绍了生物医学工程高精尖创新中心和大数据精准医疗高精尖创新中心建设规划,向与会的专家阐述了高精尖创新中心的建设目标、任务布局。樊瑜波教授指出,生物医学工程高精尖创新中心将在仿生与纳米医学、再生医学、生物力学医用材料的前沿基础上,从精密医学仪器、虚拟现实医疗、复杂组织三维构建、医疗机器人等方面实现转化医学工程技术的创新,发挥医工优势团队与平台,实现全方位医工结合。徐立军教授表示将在10年内汇集一支以诺奖级、院士级人物为代表的科学家队伍,引领相关领域的国际前沿技术,建立本领域一流的行业智库,产生一批针对重大疾病和分级诊疗的高水平、标志性研究成果,打造成国际领先的大数据精准医疗创新中心。吕卫锋教授、王惠文教授、王少萍教授和曹先彬、赵慧洁教授等多位教师介绍了各自学院在医工合作方面的科研优势,并对未来合作方向进行了阐述。
最后,北航科研院副院长杨立军教授做了总结发言,对北京同仁医院和北航专家积极参与医工结合交流会表示感谢,科研院将持续搭建北航和同仁医院医工合作的交流平台,北航将继续发挥学科优势,顺应国际科学前沿发展趋势,对接国家重大需求和医院临床实际需要,进一步加强管理,推进医工结合向更高层次和更广泛的领域发展。